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

穿著小說外衣的孟姜女

2007 中時開卷

《碧奴》
作者:蘇童
出版:大塊文化公司
定價:250元
類別:小說


 神話人物是成就神話的最重要元素之一;他毋需呼吸、不挖鼻孔、當然也不必擔憂高血壓胃潰瘍或者氣急敗壞的立委。所以,裝了個蠟翅膀便忘記太陽存在的Icarus,從古希臘飛到現在,一再升空又一再墜落,永遠不死,但也始終沒活。因為,從頭到尾,他就不具備「活」的物質性──沒有固定面貌、可辨三圍、確切地址、建檔指紋,更遑論吃喝拉撒。任何一個人,用畫用寫,甚至就只是簡單地張開嘴巴說說,就可以讓他重新降生,重新起飛,重新墜毀。

 因此,神話其實就是人話;一種因說者而異的話語系統。神話人物,當然,也因此千姿百態;入誰的境,就隨誰的俗。不過,欠缺「活」的物質性的神話人物,有時很難「小說」。並非小說不能神話,而是小說有一定的敘事邏輯。小說家必須在勾攝神話人物魂魄的同時,以特定邏輯為經緯,賦與他們新肉體,為他們穿戴新衣帽。

 孟姜女的神話原型出自《左傳.襄公廿三年》。然而,《左傳》並沒有哭倒長城的情節,內容也與我們熟知的傳說大相逕庭。我們必須等到唐人《琱玉集》轉載了《同賢記》,才得以看到萬里尋夫、哭倒長城的雛型。有趣的是,後來的文人還是喜歡各自表述;對於男女主角的姓名、身世、邂逅以及哭城地點、尋夫路線,都提出了自己的一套。2006的蘇童更大膽操刀,把一個面目模糊的孟姜女,整理成容貌姣好、個性憨直但固執近冥頑、有過人體力卻沒有及格腦力、堅稱為葫蘆轉世的碧奴。又因為要備足一本小說的分量,蘇童擴大解釋了孟姜女「哭」的因果,大量旁生枝節,以各種匪夷所思的事件──例如碧奴以頭髮以腳趾流淚、甚至飆淚成箭擊退士兵;例如一隻青蛙毫無理由就成了萬里尋子的母親化身;例如某些太顯累贅的插曲如小琢事件青蛙事件馬人鹿人互鬥事件──將虛構的神話,很豪放地虛上加虛,乃至枉顧敘述邏輯,使得原該嚴謹架構的小說,變成別出心裁的奇想組合:雖然各自成趣,畢竟無法周全大局。而被傳說標籤化的孟姜女也沒有因此不標籤。似乎,神話人物進了小說,一樣只當「人物」不當「人」。

 弔詭的是,《碧奴》絕對是本好看的書。蘇童的文字一向精緻,在《碧奴》中更趨精簡,很多片段甚至飽含詩的凝鍊張力。那些造成整體結構鬆散的敘事,卻是最精采的大眾文學,裡面萬頭鑽動,寫盡老百姓的愛恨貪痴。也就是說,有名字的碧奴歷盡風霜,仍然無法脫去扁平人形,生鮮活潑;沒名字的張三李四,卻嗆辣生風,隨便幾句話,就無比街坊,一個個大叔大媽立刻蹦跳在眼前。

 很民間,很神話,但不必然太小說,是為《碧奴》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