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23日 星期五

文革身體的再/反閱讀:祝勇

書名:反閱讀

作者:祝勇著

出版:聯合文學出版公司

定價:450元

類別:文學


大陸改革開放後,對文革聲討不斷,直到六四事件發生。之後,激昂轉沉潛,露骨變婉約,一面倒的批判進化為褒貶參半。正面衝撞仍有,但理氣都不壯。這樣的時空框架出來的《革命時期身體史:反閱讀》面貌,可想而知。1960s到1970s,目前還是學術樂土,批判起來不必瞻前顧後。祝勇選這個時段來進行身體觀察,不但材料多,能發揮的自由度也高,可算聰明。而他的文字精湛,談問題懂得找有趣刺點,把論文寫得豐潤多汁,正讀歪讀都很有滋味,值得推薦。

全書共分十章,分別檢視文學/藝術/文化/媒體場域中的身體書寫,突出政治對身體的操弄。在逐一探討各種身體樣態的政治意義時,祝勇以他的閱讀顛覆前人閱讀,以他的法則顛覆前人法則,並在這樣的顛覆中,為受操弄的文革身體確立主體性,是為反閱讀。

例如,在〈姿態〉中,祝勇剖析藝術家表現領袖與平民的手法差異。祝勇發現:即使領袖永遠被形塑成雄偉高大,而小民必須矮上一截; 即使橫渡長江唯領袖一人,而人民只能大做歡欣景仰狀......但畫中領袖總是一絲不苟,有一定的典範要遵守; 而人民卻奔放生動,不必然被處處制肘。因此,祝勇以為,兩者在藝術中形成一種與現實相反的權力錯位。

這個見解十分精到。不過,祝勇沒有提到的是,領袖在各種藝術中的塑形,極有可能(根本就是?)是領袖權力運作的結果。藝術呈現出來的、所謂領袖的拘謹或百姓的鮮活,不過是另一個領袖意志行使的見証而已。這樣的見証,似乎,也可從祝勇身上窺見端倪:「二十世紀的中國,居然是被幾位美男子所統治」。這裡該出現的問句是:「美男子」的標準,由誰決定?


今年10月,一座高20.6公尺,重46噸的毛澤東不鏽鋼塑像在重慶醫科大學竣工。文革時期的毛塑像,絕對不容褻瀆--光是把印了毛像的紙拿去折飛機就罪無可逭。有意思的是,這個2008毛像正好是1970s的拷貝,並且從原始的石雕變成鋼雕。毛像再起,這是毛身體復辟?還是另一次毛革命的先鋒?我們期待祝勇再一次的反閱讀。

沒有留言: